秋分时节,齐鲁大地之上,田亩如锦缎般绚烂,瓜果散发着阵阵芳香;“八百里水泊”绿意盎然,仿若一幅美丽画卷。村民们正在欢快地交谈着这一年里各自别样的收获......
丰收,在此时成为“三农”大地最为醒目的底色、最为耀眼的亮色。
这份“丰收”,是清晰可见的累累硕果,是难以言说的喜悦,是赏不尽的日新月异,亦是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全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
该行以党建为引领,执金融之笔,饱蘸着信念与智慧,挥洒着激情与汗水,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这幅新画卷增添绚丽的金融色彩。
“党建+普惠金融”,为乡村产业增添“金融甜”
初秋,走进沙河站镇前河涯村的葡萄园,一串串葡萄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玛瑙般晶莹剔透,散发醉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我这42个葡萄大棚,现在雇了50多户当地村民,每天打包发货都来不及。正是因为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援,我们的葡萄销量好的很,现在老百姓吃葡萄就认这一口甜。”山东前河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蔚平捧着一箩筐的葡萄满脸笑容说道。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该行积极推进“党建+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始终坚守着“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通过“降息让利”“产品优化”等举措,让更多农户得到了实质性的金融支持。做细普惠金融,创新创优金融服务,让“小贷款”发挥“大作用”,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信贷支撑,让普惠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农户,努力把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神经末梢”。
蔚平种植葡萄多年,拥有84亩葡萄园,前些年出资搭建了12个葡萄大棚,随着“阳光玫瑰”在市场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尝到“甜头”的蔚平想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可近100万的资金投入让他望而却步。“眼看着市场销量大,产量跟不上,我是真着急,最近考察的藤稔葡萄品种,在市场上也是抢手货,但购买苗木、扩建大棚这些都需要钱。”大量的资金需求让蔚平犯了难。
在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山东前河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造了30栋温室大棚种植葡萄,进一步延长了葡萄的售卖周期。如今,可以从原来的两个多月延长到三四个月。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服务就是好,客户经理经常走到田间地头,帮助解决问题,真是我们老百姓身边的银行!”蔚平向工作人员说道。
经过悉心栽培,巨峰、藤稔、阳光玫瑰等品类盛产挂果,因为口感好、品质佳,每天都有许多水果经销商上门采购,根本不愁销路。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经过打包,捡果、套袋、装箱,快递运到北京、上海、河南等周边地区各大生鲜超市,给老百姓的秋天添上一味甜。
“党建+沪惠村居”,为乡村产业架设“快车道”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自身高质量发展目标,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紧密围绕“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提出具有“沪农商”特色的金融方案,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沪惠村居”模式,秉持“勤走乡间路,多敲百姓门”的服务宗旨与奋斗情怀,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深入乡村各个角落,为富民产业注入金融活力,在服务乡村与自我提升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北枣园村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西北部,位于东平湖泄洪区,土地资源丰沃。近年来,北枣园村依托当地交通以及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网纹甜瓜大棚种植产业,一个个甜蜜的“黄金果”鼓起了当地群众致富的腰包。
网纹甜瓜属甜瓜中的精品,其果形独特、风味香甜爽口,具有生津止渴、防暑气等作用,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高端水果。“此次种植的品种为‘网纹牛三’,瓜香浓郁、口感绵密、汁水丰富,亩产能达到4500斤左右,市场行情不错,收益比较可观。”种植户李兴斌说道。
李兴斌作为前北枣园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的种植事业并不一帆风顺,万事开头难,在村集体改革时承包了村内28个大棚,果苗、设备购置等前期创业费用耗尽了他多年的积蓄。
今年,李兴斌计划扩展种植面积,在机械租赁、人工费、肥料农药生产费用等方面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但扩建的钱从哪里来,这让李兴斌犯了难,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一户一访过程中,了解到其资金需求,立即发放50万元。
眼下,李兴斌的55亩网纹甜瓜陆续成熟。果品交易市场迎来最繁忙的时候,各地客商收购新鲜货源,第一时间把网纹甜瓜销往全国各地,踏上发展的“快车道”。
“党建+金融顾问”,为乡村产业擦亮“金招牌”
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自2020年起,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派驻党员前往帮扶村东平县接山镇周徐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今年三月,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与接山镇周徐庄村合力打造“党建+金融顾问”的合作新路径。通过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和金融服务等,双方共同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大道向农,以实干担当践行兴民使命。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金融顾问”们肩负着助力乡村发展的重任,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村民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现场为农户及企业体验授信、用信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让每位农户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奏响实干兴民的激昂乐章。
接山镇有“西瓜之乡”的美誉,这片土地上长出的西瓜清甜可口、汁多瓤细、皮薄子少,被誉为“山东第一瓜”。
凭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过硬的种植技术,周徐庄村书记王秀乐萌生了种西瓜大棚的想法,年过70岁开启了“创业之路”。王秀乐经过与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金融顾问”探讨和分析,最终决定带领村民加入西瓜种植的队伍。
“我们种了3个棚的甜王蜜宝大西瓜,产量到达了15000斤,西瓜个头饱满,一个基本在10斤至18斤左右,‘瓜王’约30斤。”谈到今年的种植情况,王秀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能有现在的规模,离不开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不仅给提供了资金支持,还经常找专家来指导,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在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厅堂里,爱心助农产品区摆放着周徐庄村“甜王蜜宝”西瓜,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纷纷品尝此份甜蜜。该行通过爱心助农、促销增收,让农产品走出农田走进厅堂。
当下,四处皆是风吹麦浪、瓜果飘香的盛景,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丰收故事”持续上演。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持续聚焦“三农”、服务“三农”,紧紧围绕广大农户的融资需求,普惠金融向下扎根,“村居业务”向上生长,为乡村产业持续注入金融“活水”,让农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